這是個很具爭議的話題 , 自從這股風潮吹入台灣後很多人躍躍欲試 , 但因為抱持的態度不同 , 多數是想"以小博大" , 以至品牌雖多 , 可是總難看到所謂的"堅持"貳字 , 就更別提是"原創性"了。

 

若要説哪些服飾品牌能做到堅持自我風格 , 又哪些不顧品質只為量化謀利 , 這其實都會得罪人 , 理由是一般消費大眾所認定的標準不一 , 這其實給了製作過程有替代的方式 , 與不能評定對與錯的空間 , 尤其對服飾的生態而言 , 內行人清楚台灣曾是紡織王國 , 直接提供了許多堅持以外的次要布種 , 從肉眼上看幾乎無法辨識 , 因此 ! 在商言商 , 當原創風格與市售價格不能平衡時 , 就只能遷就替代方式來製成。

 

舉個淺顯的例子 , 現今除檯面上的自創品牌之外 , 想要籌劃新牌的人還很多 , 之所以如此 , 是因為大眾誤會"自創品牌"的精神所致 , 總以為製程門檻很低 , 只重視圖案表現 , 切又不明白圖案的效果與製成工序息息相關 , 忽略的層面絕不止一二啊 ! 又例如有人做了詳細的企劃案 , 內容直指品質規範不容侵犯 , 切自己提議尋找替代方案 , 這不外乎是"利益"當首 , 所以說 : 標準是什麼 ?

 

若從市場供需來看就比較有頭緒 , 也較容易看清楚 , 她的原因無他 , 主要是供需市場有層級分野 , 任何品牌依牌價各安其位 , 從這裡切入 , 相信您會對整個生態有較深的認識 , 如牌價399以下 , 通常是很一般的普梳棉料或TC或CVC , 了不起是半精梳 , 雖偶而也有佳作 , 超過此限 , 那是庫存剩餘 , 要不就是量大制價。想要堅持風格品質不是不行 , 這需要創牌者與生產工序相互配合 , 例如少量製作的少量 , 廠方仍有其少量的基本最少量 , 若是脫離最少基本量 , 何來品質 ? 又如何讓廠方提供創牌者最新的製作內容 , 所以說基本量是廠方的基本工資 , 當基本工資無法取得 , 衍伸的問題就是"次級品" , 因此 ! 堅持風格前要先堅持"物有所值"與彼此尊重。

 

提議想創牌者 , 品質之外 , 要給予相對的預算 , 若預算有限當作預算內的事 , 凡貪小便宜或強求預算外的品質 , 都是欺騙了消費大眾 , 也提醒創牌者 , 千萬不要小看消費社群 , 因為人外有人 , 天外有天啊 !

 

衷心祝大家 生意興隆 . 如意順心

 

註 : 對堅持自我風格的服飾品牌 , 島內仍難見一二 , 建議參酌島外服飾百年企業的主張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